学好高中一年级生物的小秘籍就是要多概括要点,然后多运用要点去做题,长久以往,不只高中一年级生物学得好,整个高中生物都不会遇见太大的难点。那样,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如何写?以下是我们精心采集收拾的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,下面我们就和大伙推荐,来赏析一下吧。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1
1、被动运输:物质进出细胞,顺浓度梯度的扩散,称为被动运输。
自由扩散:物质通过容易的扩散用途进出细胞
帮助扩散:进出细胞的物质借用载体蛋白的扩散
2、主动运输: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,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,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,这种方法叫做主动运输。逆浓度梯度的运输。保证了活细胞可以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,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,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。
3、实验
1、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
实验结论:酶具备催化用途,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+高得多
控制变量法:变量、自变量、因变量、无关变量的概念。
对照实验:除一个原因外,其余原因都维持不变的实验。
原则:对照原则,单一变量的原则。
2、影响酶活性的条件
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,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。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2
1.细胞膜的主要成分:蛋白质、脂质
2.细胞膜的功能:①将细胞与外面环境隔开;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;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。
3.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法多种多样,容易见到的3种方法: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,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,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,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;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,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;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,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
4.细胞间的信息交流,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。
5.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见的材料:应使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,缘由是:由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细胞核和海量的细胞器;制备的办法: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,因为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面溶液浓度,细胞将吸水涨破,再用离心的办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。
6.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。
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,产生甲胎蛋白、癌胚抗原等物质超越正常值
7.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:纤维素和果胶;功能: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有哪些用途。
8.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。
细胞质基质的成分:水、无机盐、脂质、糖类、氨基酸和核苷酸等,还有不少酶。
功能: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合,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肯定的环境条件,如提供ATP、核苷酸、氨基酸等。
9.离别各种细胞器的办法:差速离心法。
10.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“嵴”,增大细胞内膜面积;在线粒体的内膜、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,分别是有氧呼吸3、、二阶段的场合,生物体95%的能量来自线粒体,又叫“动力车间”。
11.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。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,双层膜结构。含少量的DNA、RNA。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色素和与光合用途光反应有关的酶,是光反应场合;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用途暗反应有关的酶,是暗反应场合。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,增大膜面积。
12.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:①具备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,具备遗传的相对独立性③都能产生ATP,都是能量转换器。
13.内质网:在结构上内连核膜,外连细胞膜;功能: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,与脂质合成的车间
14.核糖体:无膜结构,是合成蛋白质的场合。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;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。
15.高尔基体:主如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,分类,包装,运输。
16.中心体: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中。
无膜结构,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,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。
17.液泡:单层膜,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。功能:贮藏、维持细胞形态
18.溶酶体:消化车间,内含很多水解酶,能分解衰老、损伤的细胞器,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。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3
《果酒和果醋和制作》
1、果酒制作
1.原理:菌种 ,是 核生物,新陈代谢种类 ,有氧时,呼吸的反应式为: ;无氧时,呼吸的反应式为: 。
2.条件:繁殖最适温度 ,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。
3.菌种出处:
目前工厂化生产果酒,为提升果酒的品质,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成长,采取的手段是 。
4.实验设计步骤图
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果酒 果醋
5.依据教程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。
充气口用途 ; 排气口用途 ;
出料口用途 。
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,其目的是 。
用该装置制酒时,应该关闭 ;
制醋时,应将充气口 。
6.实验结果剖析与评价: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别,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。可观察到的现象为
2、果醋的制作:
1.原理:菌种:___________,是___________核生物,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
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。
2.条件:最好温度为__________,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。
3.菌种出处: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。
4.设计实验步骤及操作步骤:
果酒制成将来,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,然后将装置转移至
______________0C条件下发酵,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。假如没充气装置,可以将瓶盖打开,在瓶盖上纱布,以降低空气中尘土污染。
3、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
为预防发酵液被污染,发酵瓶要用 消毒。
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,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。
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,时间控制在 d左右,可通过 对发酵的状况进行准时的监测。
制葡萄醋的过程中,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,时间控制在 d,并注意适时在 充气。
【疑难题拨】
1、 觉得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?为何?
应该先冲洗,然后再除去枝梗,以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,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。
2、 觉得应该从那几个方面预防发酵液被污染?
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,由于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。比如:榨汁机、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;每次排气时仅需拧松瓶盖、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。
3.制葡萄酒时,为何要将温度控制在18~25 ℃?制葡萄醋时,为何要将温度控制在30~35 ℃?
答:温度是酵母菌成长和发酵的要紧条件。20 ℃左右最好酵母菌繁殖。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。而醋酸菌是嗜温菌,最适成长温度为30~35℃,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~35 ℃。
4.制葡萄醋时,为何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?
答:醋酸菌是好氧菌,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,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。
《腐乳的制作》
1、腐乳制作的原理
1.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用途,如 、 、 、
等,其中起主要用途的是 。它是一种丝状 ,容易见到于 、 、 、 上。新陈代谢种类是 。
2. 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 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 ;脂肪酶可以将 水解成 和 。
3.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 条件下,将优良 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,如此可以防止 ,保证 。
2、腐乳制作的实验步骤:
让豆腐长出毛霉→ → →密封腌制。
3、实验材料
含水量70%的豆腐,粽叶,盘子,盐,黄酒,米酒,糖,香辛料等,广口玻璃瓶,高压锅。
4、实验步骤
1.将豆腐切实3cm×3cm×1cm若干块
2.豆腐块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,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,豆腐上再铺干净粽叶,再用保鲜膜包裹。
3.将平盘放在温度为 的地方,毛霉渐渐成长,大约5d后,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。
4.当毛霉成长旺盛,呈淡黄色时,去除保鲜膜及粽叶,散热及水分,同时散去霉味约36h。
5.豆腐凉透后,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,整齐排在容器内,筹备腌制。
6.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设,分层加盐,并随层高而增加 ,在瓶口表面铺盐 ,以预防 ,约腌制8d。
7.将黄酒、米酒和糖、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。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 为宜。
8.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,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,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,加入卤汤和辅料后,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,用胶条密封,常温下,六个月即可以成熟。
【疑难题拨】
1.王致和为何要撒很多盐,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?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用途?
盐能预防杂菌污染,防止豆腐腐败。盐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成长。
2.配制卤汤时,一般将酒精含量控制在12%左右,过高过低都不可以,为何?
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非常大关系。酒精含量越高,对蛋白酶的抑制用途也越大,使腐乳成熟期延长;酒精含量过低,蛋白酶的活性高,加快蛋白质的水解,杂菌繁殖快,豆腐易腐败,难以成块。
3.豆腐坯用食盐腌制,其用途是什么?
①渗透盐分,析出水分 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
③预防毛霉继续成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 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
4.腐乳在酿造后期发酵中添加多量酒液的目的是什么?
①预防杂菌污染以防腐
②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,因为酒中尤其是黄酒中含有酵母茼,经发酵可产生醇,并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,赋予腐乳风味
③利于后期发酵
5.卤汤中香辛料有哪些用途是什么?
①调味 ②促进发酵 ③杀菌防腐
讲解:
6.你能借助所学的生物学常识,讲解豆腐长白毛是如何一回事?
答:豆腐上成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。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,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。
7.大家平时吃的豆腐,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?
答:含水量为70%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。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,不容易成形。
8.吃腐乳时,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。这层皮是如何形成的呢?它对人体有没有害处?它有哪些用途是什么?
答: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成长的菌丝,它能形成腐乳的体,使腐乳成形。皮对人体无害。
《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成效》
1、入门知识
3.在本课题中,大家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:一是一般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 成效有哪些不同;二是在什么温度下用加酶洗衣粉最好,三是 的洗衣粉,其洗剂成效有什么不同。
2、实验操作
1.探究一般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成效
实验遵循的原则:实验变量为洗涤剂,设计时应遵循 原则、原则,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,如水的用量、污染物的量、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、两种洗衣粉的用量,搅拌及洗涤时间。
实验过程
①取两只大烧杯并 ,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,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。
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。
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 时间,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。
④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成效,探究加酶洗衣粉用时的最适温度。
2.不同类型的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成效
实验原理:不同类型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,而酶具备 ,所以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成效不同。
实验过程:依据表格设计实验步骤
编号 污渍
种类 洗涤成效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复合酶 一般洗衣酶 1 鸡血 2 牛奶 3 菜油 4 番茄汁 5 墨水 6 染料 【疑难题拨】
1.一般洗衣粉中包括什么化学成分?
提示:一般洗衣粉中一般包含有:表面活性剂、水软化剂、碱剂、漂白剂等成分,有些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、香精和色素,与填充剂等。
2.在本课题中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和标准判断洗涤成效?
提示:可在洗涤后污物的残留情况,如:已消失、颜色变浅、面积缩小等,
3.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剂成效好,可以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吗?
不可以。由于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,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,损毁衣物。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4
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要点:1、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、节DNA分子的结构要点: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什么特点?1、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,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法盘旋成双螺旋结构,2、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,排列在外侧,构成基本骨架;碱基在内侧。A=T;G=C;?3、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,并且碱基配对有肯定的规律:A肯定与T配对;G肯定与C配对。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,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。/=1;=?一条链中A+T与另一条链中的T+A相等,一条链中的C+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+C?假如一条链中的/=a,那样另一条链中其比率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?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。中心法则: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,既DNA的自我复制;也可以从DNA流向RNA,进而流向蛋白质,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。但,遗传信息不可以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,也不可以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。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、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,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。2、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。A也可以从RNA流向DNA,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很多增加DNA复制的条件要有关的酶、材料、能量和模板。其特征是半保留复制。其意义是: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。假如一条链中的/=b,那样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/b?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%?2、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?3、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:吸附、注入、合成、组装、释放。连续遗传、世代遗传——显性遗传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5
名词:
1、细胞的分化:在个体发育过程中,相同细胞的后代,在细胞的形态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。
2、细胞全能性:一个细胞可以成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质。
3、细胞的癌变:在生物体的发育中,有的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有哪些用途,不可以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,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、可以连续持续的_的恶性增殖细胞。
4、细胞的衰总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,最后反应在细胞的形态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。
语句:
1、细胞的分化:
a、发生时期:是一种持久性变化,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,胚胎时期达到限度。
b、细胞分化的特质:稳定性、持久性、不可逆性、全能性。
c、意义:经过细胞分化,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一样的细胞和组织;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,假如仅有细胞增殖,没细胞分化,生物体是不可以正常成长发育的。
2、细胞的癌变
a、癌细胞的特点:可以无限增殖;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;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。
b、致癌因子:物理致癌因子:主如果辐射致癌;化学致癌因子:如苯、坤、煤焦油等;病毒致癌因子: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。
c、机理是癌细胞是因为原癌基因激活,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。
d、预防:防止接触致癌因子;增强体质,维持心态健康,培养好习惯,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手段。
3、细胞衰老的主要特点:
a.水分降低,细胞萎缩,体积变小,代谢减慢;
b、有的酶活性减少;
c.色素积累;
d.呼吸减慢,细胞核增大,染色质固缩,染色加深;
e.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,物质运输能力减少。
4、从理论上讲,生物体的每个活细胞都要具备全能性。在生物体内,细胞并没表现出全能性,而是分化成为不一样的细胞、器官,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、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,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况时,在肯定的营养物质、激素和其他外面有哪些用途条件下,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,发育成完整的植株。
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常识概括总结5篇有关文章: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易错点概括5篇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最新易错点概括推荐5篇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总结概括三篇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要点梳理整理5篇人教版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二要点概括总结5篇
★ 甄选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概括总结三篇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难题甄选5篇推荐
★ 最新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概括三篇
★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二要点甄选总结【5篇】
★ 最新2020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要点概括三篇